文章阐述了关于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,以及简述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严格意义上来说汽车的发动机是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,并不是六大系统。两大机构是配气机构和曲柄连杆机构。发动机里面汽油机有五大系统分别是燃料供给系、润滑系、冷却系、点火系和起动系。
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,提高了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及处理能力显著,提高利用电子技术给做汽车提供了条件,未来发动机电子的发展将会集中在节能,环保,安全和舒适等方面。
汽油喷射系统作为汽油发动机的燃油输送系统,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。从喷射控制发展来看,经历了两次阶段性的发展历程:从机械式燃油喷射向电子燃油喷射的变革。机械式存在结构复杂,价格昂贵,故障率及维修成本高、油耗大、混合气控制精度低等缺陷,汽车工程师们在80年代开发了新型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。
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发展到第四代,即包括电子技术(含微机技术)、优化控制技术、传感器技术、网络技术、机电一体化耦合交叉技术等综合技术的小系统,并且早已从科研阶段进入了商品生产的成熟阶段(例如制动、转向和悬架的集中控制以及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集中控制)。
除此之外,还有内燃机-液压混动系统、内燃机-飞轮混动系统等各种其他类型的混动系统。混合动力车辆早就出现了,早在二十年前,下图这种混和动力的便捷交通工具就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了。混合动力在这个阶段的爆发,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各厂家都看到了混动在节能方面的优势。
1、汽车电子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,分别为:单独控制阶段、集中控制阶段、网络控制阶段。第一阶段:单独控制阶段。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,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,由原有的机械构造的置换型分立电子装置发展为独立的零部件,比如,发动机的电子点火模块,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。
2、汽车电子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: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1***4年,解决了电子装置在汽车上应用的技术难点,是初级阶段。
3、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:单独控制阶段,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,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,由原有的机械构造的置换型分立电子装置发展为独立的零部件,比如,发动机的电子点火模块,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。
4、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大规模地应用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,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,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。第一个发展阶段为1***1年以前,开始生产技术起点较低的交流发电机、电压调节器、电子闪光器、电子喇叭、间歇刮水装置、汽车收音机、电子点火装置和数字钟等。
5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,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,如图1-1所示。
6、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,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,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,主要是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,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。
1、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。第一个发展阶段:为1***4年以前,开始生产技术起点较低的交流发电机、电压调节器、电子闪光器、电子喇叭、间歇刮水装置、汽车收音机、电子点火装置和数字钟等。第二个发展阶段:为1***4~1982年,以集成电路和16位以下的微处理器在汽车上的应用为标志。
2、汽车电子化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: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1***4年,解决了电子装置在汽车上应用的技术难点,是初级阶段。
3、第一发展阶段为1***1年以前电子点火装置的使用。第二,发展阶段为1***4年至1982年,以集成电路和16位以下的微处理器,在汽车上的应用为标志。该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子喷油,电子修正闭环,排气控制,实现汽车故障诊断等电子产品。
4、汽车电子化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,分别为:单独控制阶段、集中控制阶段、网络控制阶段。第一阶段:单独控制阶段。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,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,由原有的机械构造的置换型分立电子装置发展为独立的零部件,比如,发动机的电子点火模块,主要是为了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。
5、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,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,如图1-1所示。
如果提升逆变器的支持电压,也就是相应的充电时逆变器产生的热量会增加,那么就需要解决逆变器里面IGBT模块的散热问题,是提升充电效率低的主要问题。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电机以及电控系统,是传统汽车的发动机,也就是变速箱功能的替代品。其性能直接对电动汽车的爬坡以及加速,最高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产生影响。
能源紧缺、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问题,促使汽车油耗法规、排放法规和安全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。随着电子技术、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,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,尤其在控制精度、控制范围、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多方面有了较大突破。
第二阶段,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,为解决安全、污染、和节能三大问题,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、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。第三阶段,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,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、车身、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。
1、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的终极目标是:使汽车发展成为能够自动筛选最佳行驶路线的只能汽车。
2、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原理和趋势: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(EECS)是通过对发动机点火、喷油、空气与燃油的比率、排放废气等进行电子控制,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状态下工作,以达到提高其整车性能、节约能源、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。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已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
3、近年来嵌入式系统、局域网控制和数据总线技术的成熟,使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集成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
4、车身的电子控制 车身的电子控制包括车用空调控制、车辆信息显示、挡风玻璃刮水器的控制、灯光控制、汽车门锁控制、汽车车窗控制、电动坐椅控制、防撞与防盗安全系统等。
5、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电控点火系统的应用为代表;第Ⅱ阶段: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,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,有电控车身高度和悬架刚度、定速巡航电控系统、电控空调系统、电控安全气囊系统、电控门窗系统等很多方面。因此,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具备交通安全、环境保护和节能三大特点。
关于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,以及简述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及作用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